古文拾遗——古代地震了怎么办?
一、皇帝的自责
英宗性刚明,尝以地震减膳、彻乐、避正殿,有近臣称觞以贺,问:“何为贺?朕方修德不暇,汝为大臣,不能匡辅,反为谄耶?”斥出之。拜住进曰:“地震乃臣等失职,宜求贤以代。”曰:“毋多逊,此朕之过也。”
翻译:元英宗性格刚正、英明,曾经因为地震,减少进食、停了音乐会、不在正殿上朝,有亲近的臣子拿着酒杯来祝贺。英宗文:“有什么值得庆贺的?朕现百姓在修养德行尚且时间不够,你作为大臣,不能用来匡扶辅助政绩,反而过来谄媚?”就把他驱逐出去了。拜住进言:“地震时我们做臣子的人的失职,适合求得贤良用来代替我们。”英宗说:“不用多数这种谦逊的话,这是朕的过错啊!”
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上苍觉得皇帝治理的不好了,就会派来天灾,地震、大水、干旱……皇帝就要下罪己诏,轻徭薄税。
现在是地震了,老百姓就要捐钱了。
二、地震中的大臣(可以试试断句)
十六年,云南昼晦地震,命侍郎樊莹巡视,奏黜监司以下三百余人。席书上疏言:“灾异系朝廷,不系云南。如人元气内损,然后疮疡发四肢。朝廷,元气也;云南,四肢也,岂可舍致毒之源,专治四肢之末?今内府供应数倍于往年冗食官数千织造频烦赏赉逾度皇亲夺民田宦官增遣不已大臣贤者未起用小臣言事谪者未复。灾异之警,偶泄云南。欲以远方外吏当之,此何理也?今樊莹职巡察,不能劾戚畹、大臣,独考黜云南官吏,舍本而治末。乞陛下以臣所言弊政,一切厘革。他大害当祛,大政当举者,悉令所司条奏而兴革之。”时不能用。
译文:
十六年,云南发生日食、地震,朝廷命令侍郎樊莹前往视察,经奏准罢免了三百多名监司以下的官吏。席书上书说:“灾异的来由和朝廷有关联,和云南自己没有关系,就如同人的元气在体内受到损害,然后四肢才长出疮疤一样。朝廷就是元气,云南就是四肢。怎么能撇开生成毒气的根源不管而专门去医治四肢上的小毛病呢?现在内府所要求的供应量比往年大了几倍,吃闲饭的冗官有几千人,织造的事情频繁地烦扰百姓,各种赏赐超越了应有的限量;皇亲吞并百姓的田地,宦官又不停地派出为官;贤能的大臣闲住在家不加委任,因谏诤被贬的下级官员也未予复职。灾异给我们的警告偶然在云南出现,想拿远方的地方官吏来抵罪,这是什么道理呢?现在樊莹担任巡察,没能力弹劾外戚和大臣,却去考核、罢免云南的地方官吏,真是舍本治末。我请求陛下把我所说的这些弊端全部予以革除!其他有什么大的弊端应当革除的,或是有什么大事应该举办的,命令各有关部门列举上奏,该举办的举办,该革除的革除。”当时孝宗没有采用他的主张。
三、百姓面对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①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②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③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④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注释】
①客:客居。②俄而:不久。③趋:快走。④逾:超过。
译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发生了大地震。我当时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笃之在灯烛下对饮,忽然听见有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向传来,向西北方向传去,众人十分惊异,不知道怎么回事。不久桌子摇晃,酒杯倾倒,房梁柱子发出断裂声。大家相互看着,脸色大变。过了好久,才明白过来是地震了,纷纷狂奔出门。只见外面高楼平房倒而复起,墙倒屋塌之声和小儿啼哭、妇人哀号之声交织一起,像开了锅的沸水一样喧闹。人们头晕目眩,站立不稳,仆坐在地上,随着地面的颠簸而翻滚。河水泼起一丈多高,鸡鸣狗叫之声遍布全城。大概过了一个时辰,才稍微安定下来。再看大街上, ,说不出话来,都忘了自己没穿衣服。后来听说某个地方的井被震得倾斜,不能打水;某家的楼台由西到北整个变了个方向;栖霞山裂开了;沂水陷了个大洞,有好几亩大。这真是非同寻常的奇灾异变啊!
我们有了科学,却不再反省自己。某种意义来说,我们并没有进步。